投稿信箱:siyuannews@163.com
回眸与探究——写在西安思源学院建校十三周年之际

作者:校专家顾问委员会副主任 雷广文
〖2011-05-10〗

        伟大的时代呼唤思源人,宏伟的民办教育事业造就了思源人。在欢度西安思源学院建校13周年之际,我向西安思源学院全体师生员工表示诚挚的祝贺并致以亲切的问候!
        13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和教育厅的正确领导下,思源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旗,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励精图治、艰苦创业,不懈奋斗, 在民办教育事业中走出了一条创新之路,从西安交大机械学院培训中心到本科层次的西安思源学院, 办学规模迅速发展,办学质量不断提高,跨入全国民办名校的行列,为中国民办教育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而惊人的业绩,谱写了新时代民办教育的新篇章。
        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和建党90周年,也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和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重要一年。社会和市场都需要思源学院持续发展,思源学院自身更需要持续发展,发展动力之一就是要探究、继承和弘扬思源学院创业时期的优良传统。思源人的优良传统究竟是什么?我从班子建设、办学理念、铸魂立根、立德树人等四个方面抛砖引玉,希望激起大家回忆的浪花,共同探究继承思源学院的光荣传统。
(一) 班子建设 
       “火车跑得快全凭车头带”,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早就说过:“校长是学校的灵魂”。我的理解是:领导班子是学校的灵魂,它的灵魂作用取决于他们的领导力,这直接关系到学校的生存与发展、成功与失败。一个好的领导班子就是办好一所学校的希望。
思源学院有一个以周延波为首的坚强的领导班子。这里先给大家讲两个真实的故事:
        1999年,在一次全体辅导员会议上周院长讲话说“企业是把质量视作生命线,我们把办学的质量也视作生命线,这毫不过分。自1997年以来,我们办学的宗旨上有了质的变化,思想上有了大的飞跃,以培养高质量的高级人才作为我们的第一追求,这是个长远目标,学院的发展与这个长远目标相辅相成,是立于不败之本。面对市场竞争的现实,我们要立大志、树更大的雄心,争取把我们学院办成万人大学,办成非国家投资的名牌大学,到那时候我们就修成正果了。”
        2000年,周院长在一次全体辅导员会议上有一段自白“我有一股牛劲,不怕挫折,哪怕牺牲个人的一切,也在所不惜,一周七个工作日,没有休息日,一天没有黑夜与白天之分,有家不归,没有时间陪爱人逛超市,没有时间给女儿做学习辅导,父亲病危没有在床前侍候,一心一意扑在学院的发展上,整天走西家串东家,求爷爷告奶奶,硬是凭借贷筹集资金2700多万元,完成总造价4600多万元的一期工程。二期工程又贷款8600多万元,这其中的艰辛大家可想而知”。讲完这段话后好多辅导员都被感动得流出了眼泪,后排有一位辅导员振臂高呼“我们一定要把工作干好”。会后各系纷纷给周院长写表态信。
        两个故事说明了什么?当时广大师生对周院长的评价是——有独特的办学思路,过人的领导艺术,有极大的凝聚力与亲和力,身边人愿意跟他一起奋斗,是一个有远大志向、远大抱负、远大目标和雄心壮志、开拓创新型的领班人。
        一个好的领导班子不是个体功能的简单叠加,而是整体合力的显现。在周院长周围有一批跟他一样艰苦创业的领导,他们在分工上定位、到位、不越位;在执行中听从、服从、不盲从;在事业上建功、立功、不居功;在困难面前风雨同舟、相互依偎、共同拼搏。黄忠式的耿副院长,把教学工作抓得有声有色。我们的郭副院长为了招生,足迹踏遍祖国的山山水水,招生业绩有口皆碑。黄牛式的王均一总务长,主管基建更是辛苦,还有应变自如的院办主任孙治东,特别是李荣科书记主持思源党委工作后,思源的发展如虎添翼。就是这么一个班子,团结了一批召之即来、来之能干、干之能成的教职员工,在夹缝中求生存谋发展,使思源学院从小变大、由弱变强、勇立潮头、位居全国民办院校前列。
(二) 办学理念 
        理念是天、是目标、是方向;现实是地、是基础、是根本。西欧有一位哲人所言:“一个人一旦丧失了理想信念,就像一头疯狂的野兽,不是掉进深谷,就是被猎人开枪打死。”温家宝总理说:“一个民族失掉了信心信念,那就是失掉了一切,有了信心信念才有力量源泉,才有勇气。”思源人办学初期,学生对象都是没有考上重点大学的人,主要任务是辅导他们自学,组织他们参加自学考试,促进他们自学成才,为社会主义建设奉献力量。当时学校和学生的社会压力都相当大,不少学生对自己的前途命运丧失了信心,相当多的人为此而失学,也有部分民办学校因办学理念失误而夭折。我们当时的办学理念是“挺起胸膛、昂首做人;尽职尽责、点石成金”。这不是一句口号,也不是一个概念;不是教育政策,也不是教育模式。而是反映了学校的文化背景,是思源学院全体师生在那个时期共同愿景的结晶。
        “挺起胸膛、昂首做人”就是要教育学生,从没有考上重点大学的重重阴影中走出来,挺起胸膛,面对现实,抬起头来,堂堂正正的做人,做有德之人,做有为之人;“尽职尽责、点石成金”就是崇尚“有教无类”的思想,要求每一位老师都要对每一位学生尽职尽责,要百分之百的负责,对学生负责就是对家长负责、对社会负责、对国家负责、对民族负责。要把学生的安危放在第一位,把学生的需要当作第一需要,把学生的情绪当作第一信号,把学生是否满意当作评价工作好坏的第一标准。每一位学生对每一位老师来说,都是待开发的金石,我们的职责就是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以百折不挠的毅力点石成金,造就世纪英才。
        我们的学生素质差异很大,“点石成金”的确是一项艰巨而伟大的工程,我们当时的基本定位是让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学会共处。我们的目标是培养懂技术、会管理;懂理论、会操作的应用型人才,使学生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有新人。(这个理念与现时《中国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讲的核心是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精神相吻合)
(三)  铸魂立根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海洋、不知地之厚也”。为寻人生真谛,为营建事业的丰碑,为实现理想的放飞,在师生员工中经常开展“树魂立根”活动。一个人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没有灵魂,当时有一句口头禅“要做思源事,先做思源人;进了思源门,先铸思源魂”。思源魂的核心内容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旗,弘扬民族精神、科学精神、人文精神,树爱国之情,立报国之志,走效国之道,牢记爱校情怀。
        “九牛爬坡个个出力,宁叫挣死牛不叫顶住坡”——这是思源人奋斗不息的豪气,是思源人团结拼搏之魂;
        “把学校的事情当做自家的事情办”——这是思源人爱国爱校爱学生的真情,是思源人使命感之魂;
        “党旗飘飘,服务至上,脏我一人,累我一人,换得千万学生舒适、干净和安康”——这是思源人艰苦奋斗,淡泊名利的本质,是思源人奉献之魂;
        “知耻为荣”——这是思源人磨砺品性,陶冶情操,修身养性,健康向上的人格魅力,是思源人道德之魂;
        “飞天园、静思园、静学园、时光流水、开卷有益”的雕塑——这是思源人崇尚科学、潜心学习、刻苦钻研、惜时胜惜金、读万卷书,拓千秋业的光辉写照,这是思源学子学风之魂;
        “铸魂立根”活动是以校园文化建设为载体,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出外参观、游览祖国建设伟大成就。入学教育扎扎实实。思想教育、法制教育、学风教育持续进行。“在逆境中奋斗、成功向我招手”的讲演比赛年年有新花样。“思学思进”辩论赛一浪高过一浪。创建文明宿舍活动深入人心。运动会、文艺晚会、联谊会、周末电影、周末舞会、中秋联欢、白鹿之夜、元旦焰火、篝火晚会、书画展、摄影展等轰轰烈烈有声有色。在活动中使师生灵魂得到净化,情感得到陶冶,思想得到感化,价值得到认同,行为得到养成,从而产生“蓬生麻中,不扶而直;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的铸魂效果。
        师生员工有了思源魂,人生就有了新的意义,平凡的生活就有了理想和信仰,虽是平凡的工作,却有一颗超凡之心,有一颗不染尘埃的心灵,有一种内心的光辉。所以辅导员老师再不是只把工作看做是一种谋生手段,而更重要的是看成一种责任、一种使命,把辅导员的工作当作一种奉献的事业,当作没有休息日的事业,当时有一个口号“八小时以内成不了好辅导员”。正是这支队伍朝夕传播文明,开发学生智慧,塑造学生灵魂,为重任在肩而自豪,他们平时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急时刻豁得出来。周延波院长曾说“辅导员队伍是思源学院发家之本”。其它部门的教职员工也是如此。“铸魂立根”活动在思源发展中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
(四) 立德树人
        立德就是倡导道德修养。道德是一个古老而现实的问题,这是因为社会是一个利益相互冲突而又相互联系的社会,世界思想家孔子,为了协调这种关系发明了道德。道——谓之规范,德——谓之内心品质,修——谓之修身修行,养——谓之养心养性养习惯。道德的光辉超越时空,深刻地影响着中华民族的精神面貌,狠抓道德修养是“立德树人”的具体体现。
        首先教育师生充分认识道德修养在人生中的重要地位。古人云:“欲作事,先做人;要立业,先修德;德高业旺,德者基也”。   在人的成长过程中,德决定人的发展方向,智决定人的才能大小。道德修养让师生学会怎样做人,怎么作事。一个知识不全的人,可以用德来弥补;一个道德不全的人,却无法用知识来弥补。所以做人要“以德为本”,因为有德无才要误事,有才无德要坏事,德才兼备才能成事;德胜才是君子,才胜德是小人,德才兼备是圣人,德才俱无是鄙人。当今社会,一个人事业上的成功靠的是德才兼备。只有这样才能使师生的理想、信念、道德、责任升华,为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
        其次是教育师生正确处理德与才的关系。司马光曰“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意思是说,德不仅由才所体现,而且为才所深化、所升华;才不仅由德所率领,而且由德所强化、所激活。德与才是一个人素质在不同方面的体现,在精神文化上体现为德,体现为人格;在智力文化上体现为才,体现为能力。二者既互别互异又互融互动,才必彰显其德,德必率领其才,世界上没有无才之德,也没有无德之才。人品第一,学问第二。学会做人是根本性的;学会知识技术是工具性的。所以说德才兼备是标准,才高缺德是一种灾难。
        三是大抓师德建设。教师的道德建设在立德教育中有着特殊的重要意义,在《周礼》中称“师者,人之模范也”,这是人民对教师职业道德和精神的期盼。学生的心灵就如长长的胶卷,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就会在胶卷上面感光,留下永久的印迹。教师是学生的镜子,学生是教师的影子。教师的道德人格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影响力。教师的道德行为对每一个学生心灵的影响是任何教科书、任何道德箴言、任何惩罚和奖励,都不可能替代的一种教育力量。凡成功的教师无不以人格之光辉照亮着学生的心灵,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人格。古人有句名训“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让每一位教师成为有理想、有信仰、正直、忠诚、刚毅、果敢的人格;具有尽职尽责、勇挑重任、海纳百川、宽柔以教、闻过则喜、报怨以德的作风。这是一支由特殊材料构成的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教师队伍,这是学校持续发展的中坚力量。
        四是道德修养要抓好自律环节。道德的运行需要一定的土壤——自律。这是一种内心的虔诚,是道德运行的基础。只有这样才能提高道德的境界,陶冶道德情操,才能促进师生的人格完善,现在回忆起来可以归纳为下列七个方面:
         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这是一面旗帜,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同时也是无敌的,正人先正己,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自己做到了,别人就跟着来了。
        谦虚谨慎,勤勉好学。绝不骄傲自满,夜郎自大,更不居高临下。
        实事求是,诚实守信。“诚”就是不自欺;“信”就是不欺人。自欺者必欺人,诚信是立足社会、立足事业、立足人生的基础。
        作风正派,办事公正。公生明,廉生威,不贪不占、行为端正、公正取信于人。
        吃苦在前,享乐在后。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做支撑的人,是难以自强不息,难以发展进步。
        待人和气,举止文明。当时我们提倡女的要有“淑女气质”;男的要有“绅士风度”。
        胸怀坦荡,宽容忍让。胸怀坦率而平静,对同学、对老师、对同事、对学生都要容忍谦让。
        思源的优良传统除上述外,还体现在党委保障、教学管理、后勤管理、行政管理、制度建设等等诸多方面,因为我了解不多,这里就免谈了。
2011年5月
 

打印本页 | 关闭窗口
学院地址:西安市东郊水安路28号 邮编:710038
Copyright © 2002-2012 西安思源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