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信箱:siyuannews@163.com
关于专业设置的几个问题

作者:校长 翟轰
〖2011-03-20〗
编者按: 学校在形成一定规模后,如何走内涵发展之路,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破解这一课题的基本方法,就是要依据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根据我校客观实际并结合我国经济发展对未来人才的需求,制定出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正确决策来。
以建设应用型大学为目标,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为切点重新整合和培育我校专业设置,是我校面对新形势,加快核心竞争力建设的明智之举,它的形成和完善必将对我校未来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为此,上学期期末,我校召开了一系列专业建设专题研讨会,许多学院领导以及专家学者就我校专业发展的趋势前景、专业设置的目标方向以及专业培育的措施计划建言献策,发表了许多富有建设性的建议。为了进一步巩固和深化专业建设研讨会所取得研究成果,使专业建设不仅成为我校的一种自觉,而且能使之迅速发力和产生良性效果,我们在此摘编了部分发言者文章,供大家学习和参考。


        学科(discipline)由两层涵义:一是学术分类。指一定科学领域或一门科学的分支;二是教学的科目。是依据一定教学理论组织起来的知识和技能的体系,是学校教学内容的基本单位。
        专业(specialty)是“高等教育培养学生的专门领域”,按照“社会职业分工、学科分类、科学技术和文化发展状况及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需要划分”。“高等院校据此制定培养目标、教学计划,进行招生、教学、毕业生分配等项工作;学生按此进行学习,形成自己在某一专门领域的专长,为未来职业活动做准备”。
专业的内涵
专业是文化。是学校物质、精神的成果之一,是学校生存、运动、发展的一种方式。
专业是组织。学校的教学建设与教学管理,学生的学业组织与考核评价等,大多都在这种组织内进行。
专业是平台。教师的各种教学活动,学生的主要学习进程,都需在专业平台上展开实施。
专业是接口。应用型高校推行“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和“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要与企业、行业建立双向互动、互利双赢的合作关系并开展一系列工作,往往都需通过专业这个接口实现对接。
专业是载体。专业承载着学校的各种教学业绩;学校的教学建设、教学改革成果都要通过专业为载体得到推广运用。
专业是品牌。学校的办学特色,主要体现在其专业设置、专业结构、特色专业群和人才培养目标及服务面向上,只有打造出专业品牌,学校的特色和优势才能得到充分凸显。
1.专业设置依据
设置依据是“社会职业分工”,而不是“学科分类”;
专业应有较强的职业针对性和市场适应性;
根据学校定位建设特色专业群并形成良性结构;
专业架构应有相对的稳定性和适度的灵活性;
需要强大的硬件条件和能力训练手段做支撑;
要求配备专兼结合、双师结构的教学团队。
应用型(职业型)高校的专业设置与传统的学科型高校不同,其基本依据是社会职业分工,应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及产业结构相适应,对口一定的行业和职业领域,覆盖相应的岗位群。应用型高等院校的专业,应当设在企业的“兴奋点”和职业岗位的“紧缺口”上,以适应社会对各类实用人才的需求。
社会职场始终处于运动之中,职业种类在变、职业内涵在变、职业要求在变。必须认真研究这些变化和市场需求,做到与时消息、与时偕行、与时俱进;专业须应运而生、发展须遵循规律、结构须不断优化、改革须兴利除弊。
         应用型高校要搞好专业设置和专业建设,校企合作是必由之路。学校要“寻亲访友、门当户对”,寻找与学校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社会服务面向等有密切关系的,拥有一定实力和水平,并在产业界具有一定影响的大中型企业结盟,建立双向互动、互利双赢的合作关系,在专业设置和专业建设以及人才培养全过程中得到有力支持;专业建设问题涉及诸多因素:教育规律、职场运动、市场规则、经济法则、资源条件、投入能力、政策法规、文化内涵,学校应和社会企业共同研究这些问题,把握这些要素之间的辩证关系,制定专业设置的科学方案。
2. 专业设置原则
市场导向原则(满足社会要求,按需办专业);
行业定位原则(适应职业岗位或岗位群);
复合原则(传统专业的调整组合和更新、改造);
前瞻性原则(预测潜在需求,开发新的专业)。
3. 专业设置三坐标
市场、职业、技术是职业型、应用型高等教育专业设置所依据的三个坐标,呈立体交叉特点。三者的不同比例,即权重,决定专业设置在不同方向上的自由度(如下图所示)。

思源学院专业设置的影响因素
思源学院作为一所民办高校,长远发展定位为应用型大学,近期定位为应用性多科技术学院,呈现多类多层的办学格局。因此在学科发展和专业设置方面,有多种因素需要考虑。
受外部环境限制的下列不可控因素,必需随时研究把握:
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产业结构状况;
各类人才需求相应发展变化趋势;
生源市场变化趋势和消费者意愿;
教育行政部门的政策及条件要求;
同类院校的专业设置与发展情况。
受内部认识和条件影响的下列可控因素,需要深入研究确定:
学校的办学定位和社会服务面向;
各类各层教育的学科、专业定位;
结构优化、凝练特色、打造品牌;
长线专业与热门专业的协调发展;
软硬资源条件与投入决心、能力。

打印本页 | 关闭窗口
学院地址:西安市东郊水安路28号 邮编:710038
Copyright © 2002-2012 西安思源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