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沿革

西安思源学院由我国著名民办教育家周延波教授创建。

西安思源学院起步于成立于1994年的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培训中心,担任培训中心主任的交大青年教师周延波带领一批创业者,举办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本科班、专科班和计算机短期培训班,迅速发展成为西安东郊地区最大的教育培训机构,累计为社会培养各级各类人才近万名。

1998年,随着培训中心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原有的办学条件已无法满足办学要求。怀揣着“科教兴国”教育理想和“为更多中国青年提供接受高等教育机会”的朴素愿望,周延波校长毅然踏上了探索民办高等教育兴学育人发展之路。在西安交通大学产业集团的支持下,创办了西安思源学院的前身—西安思源科技培训学院。学校初期以“西安市军队转业干部培训中心”为办学场所。当年招生400人,1999年招生1600人。

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始终坚持落实周延波校长提出的“质量立校”理念,强化教学过程管理和学生学习过程管理。 因此,学生的国家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通过率连年位居陕西同类院校前茅,毕业生的实践应用能力也广受社会用人单位的好评。高水平的教育教学质量,吸引了众多青年来校学习,拥有的办学条件经常处于饱和状态。学校科学分析高等教育的发展现状及未来的发展趋势,立足于持续改善教学条件、不断提高办学育人质量的需要,决定建设自己的校园。经多方考察和多次论证,最终选 址风景秀丽、文脉深远、历史文化积淀深厚的白鹿原,作为西安思源学院的自有校址。经过8个月的精心施工,一所占地500多亩、建筑面积4万多平方米的思源一期校园建成,并在当年招收新生5000余人。

思源学院继承百年交大“精勤求学、敦笃励志”优良传统,严谨办学,锐意进取,追求卓著。学校于2002年成为高等职业学院,于2008年升格为本科高校。学校以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为目标,始终坚持以创新教育为引领,以学科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高效管理平台建设为主线,推动本科教育质量不断提高,职业教育特色日益凸显,研究生教育布局初步形成,已成为一所集工、文、经、管、教、法、艺、医等多个专业学科,本科、专科、继续教育及研究生联合培养等多种教育形式协调发展的新型民办大学。

学校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先后选派资助180余名青年教师赴国内外知名高校攻读博士学位。学校现有省级教学团队6个,近年来有10余名教师荣获“陕西省师德标兵”“陕西省高校优秀青年教师”、省级思政课程及课程思政“教学标兵”“教学能手”称号,同时有多名教师先后在省级教学创新大赛、陕西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中荣获一等奖。

学校教研教学硕果盈枝、成绩斐然。现拥有西安思源学院东南亚研究中心、数字化建筑陕西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西安思源学院留学生与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增材制造技术应用陕西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等四个省级及以上教研科研教学平台,获批建设省级一流专业7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省级一流课程16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1门。获省级教学成果奖4项,省级优秀教材5部,省级教改项目22项,省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3项。周延波校长主持的“大学生创新教育实践研究”获得陕西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一核三维’创新思维方法教学实践”获第十三届中国创造学会创造成果奖二等奖。学校于2001年建成中水回用工程,先后投入2000多万元用于节水型校园建设,修建了日产水量为4000立方米的再生水实验室,每年回用优质再生水60万立方米,成为高校节水工作和服务绿色经济发展的典型范例。2022年,学校入选由水利部办公厅、教育部办公厅、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办公室联合发布的全国节水型高校典型案例。2024年“高校中水回用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荣获陕西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

学校坚持创新教育理念,为学生未来发展进行创新思想奠基。2002年成为国家创新能力培训试验单位,接着又拥有中国创造学会第一个高校实验基地和陕西省创造学会理事长单位。建设创新教育教材7部,周延波校长主编的《大学生创新教育》获评“2007 年陕西省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学校累计申请国家知识产权保护400多项,获批并在保护的发明专利10项、实用新型专利245项、外观设计专利7项、软件著作权获23项。学校坚持“赛学训创”一体化模式,已连续举办21届创新文化节,建成有2200平方米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思源学子在各类竞赛中累计获得省赛、国赛奖项2021项。在“互联网+”大赛中连续多年获陕西省赛金奖。

学校始终坚持周延波校长“弘扬体育拼搏精神,为学生未来发展进行体质奠基”的体育育人理念,体育教学、体育训练与竞赛、阳光体育运动等体育工作硕果累累。建校初期,学校就成立体育工作委员会,周延波校长一直亲自担任主任,统筹部署并引领学校体育工作向更高水平迈进,并于2008年作为北京奥运会火炬手中陕西省唯一的一位民办高校校长,参加了奥运火炬在陕西的传递活动。学校在陕西省大学生田径运动会等20多项省级及以上体育赛事中,多次获男团冠军和团体总冠军等30多项大奖,思源女篮连续两届代表陕西高校参加全国CUBA联赛蝉联全国四强。

学校先后成立4个产业学院和多个校企合作协同育人联盟,建设有180个校内实验实训平台和328校外实训实习基地, 探索形成了融人才培养、企业服务、实习就业为一体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有针对性地开展专业建设和理论教学、技能培养,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就业创新能力。现已累计培养12万余名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学校积极担当社会责任,周延波校长及学校党政领导多次深入陕西省平利县仁溪沟村和榆林市米脂县,实地调研推进帮扶工作,捐资建桥、走访慰问、教育帮扶、开展主题党日活动等,把决战决胜全面脱贫攻坚和推进乡村振兴工作落到了细处实处。学校被中共陕西省委、陕西省人民政府评为“陕西省脱贫攻坚先进 集体”,先后多次被中共陕西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评为“双百工程先进单位”。

目前,学校拥有14个二级学院和一个继续教育学院,在校学生22000余人,并分别与长安大学、延安大学、西安体育学院 建立了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工作站,也是陕西省第一所获批招收港澳台侨学生资格的民办高校。学校先后获评“陕西高等学校先进基层党委”“陕西省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二等奖”“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全国食品安全示范单位”“陕西省绿色大学”“全国教科卫体系统模范职工小家”“全国五四红旗团委”等荣誉。周延波校长因带领学校实现持续健康发展并取得优异办学育人成绩,先后获“中国杰出民办教育家”“陕西省劳动模范”等多项荣誉。

在学校发展过程中,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给与了悉心指导与帮助,特别是省委省政府每年都给予近2000万元的专项资金支持和每年近2000万元的学生奖助学金支持。许多高等教育专家和高等教育评估专家,通过每年民办学校年检、2014年本科教学合格评估和合格评估回头望检查等工作,对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给与了无微不至的关心与指导,对学校的健康稳定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