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西安思源学院新闻网

官网首页 |智慧校园服务大厅 | 英文版

【传承西迁文脉,临摹兵团精神】将“新疆之美”融入课堂,让爱国奉献精神在学生心中扎根

新闻网 发布日期:[2024-09-12] 文:田俊倩 刘小鱼 图:梁磊 梁子谦 

       【编者按】2024年7月14日至7月23日,西安思源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刘吉发带队的该院暑期教师调研团,专程赴新疆开展“传承西迁文脉,临摹兵团精神”为主题的调研活动,实地感受新疆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的成就,传承弘扬西迁精神,感悟兵团精神和胡杨精神,进一步提升思政教育教学质量,在奋进教育强国建设新征程中贡献思源力量。为此,新闻宣传中心特推出“传承西迁文脉,临摹兵团精神”系列报道,全方位、多角度展现调研团成员的所见所闻所感,激发广大师生勇担时代使命,共同为祖国西部地区的繁荣发展和国家建设贡献力量。本期推出《将“新疆之美”融入课堂,让爱国奉献精神在学生心中扎根》。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调研团一行参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

       在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赴新疆调研过程中,老师们深入新疆的广袤山川、繁华都市与历史古城,用脚步丈量着这片热土,用心感受着新疆的蓬勃发展与社会和谐。带着对祖国的无限热爱与对教育事业的执着追求,老师们满载而归,心中激荡着让新疆的辉煌成就和感人故事成为学校思政课堂的鲜活案例的强烈愿望,引导学生们深刻认识到祖国的辽阔与伟大,激发他们热爱祖国、报效祖国的满腔热忱,让爱国主义精神在新时代的青年学子心中生根发芽,茁壮成长,激励他们勇担使命,积极投身到党和国家最需要的地方,以实际行动建功立业,书写青春华章。

李艳杰  用红色文化引领新时代青年挺膺担当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李艳杰

       “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我们肩负着培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责任,溯本求源,培根铸魂是我们的初心和使命。”李艳杰说到,“我会把此次新疆行途中的所见所闻所感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中,真正地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发展过程中的真人真事、真实案例、动人事迹传达给学生,鼓励更多的大学生敢担当、敢作为,勇于奔赴西部,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时代青年的力量。”

       新疆是一片红色沃土,红色资源极为丰富,红色基因深沉厚重。“此次新疆调研活动我们积极探索新疆红色文化资源,将红色文化与‘大思政课’有机融合,全力做好新时代思政育人工作。”李艳杰表示:

       一是要立足理论课堂,突出西迁精神、兵团精神、胡杨精神等红色文化,将红色文化中的革命人物、革命事迹、革命精神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创新性开发和创造性转化,形成系统化、地域化、特色化红色教育资源,坚持从学生出发,以生为本,建构导向正确、主题鲜明、内涵丰富的教学内容和课程设计,创新教学方式与方法,构筑立德树人鲜亮底色。

       二是要依托实践平台,发挥红色文化培根铸魂独特优势,积极推进与三五九旅屯垦纪念馆等红色文化教育场馆建立长效合作机制,搭建起红色教育基地和高校育人、建设的桥梁,并组织学生走出校门,探索实践,让学生去感受、去体验、去思考、去领悟红色文化,从而实现“红色文化—社团实践—优质育人”的良性循环。

       三是要借助数字技术,挖掘红色文化启智润心深厚价值,让红色文化资源能够以数字化的形式走进校园、走入课堂,以更生动的方式展现红色遗存和文化内涵独有的魅力,让红色文化能够直抵人心,增强红色文化感召力,提升红色育人体验感。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调研团一行参观中建新疆建工集团

       “青年是新时代国家发展的生力军,要用好西迁精神、兵团精神、胡杨精神等宝贵财富,不断涵养和增强新时代青年的专业素养、文化素质、创新动能和远大志向。”李艳杰谈到,她将在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充分运用西迁精神、兵团精神、胡杨精神,把红色文化作为新时代青年履行使命砥砺前行的力量源泉、攻坚克难团结奋进的价值指引、锤炼思想锻造作风的丰厚滋养、与时俱进守正创新的时代旗帜,激励和引领广大青年主动作为、挺膺担当,在坚定理想信念中把牢人生航向,在厚植家国情怀中矢志团结奋斗,在锤炼品德修为中引领社会风尚,在锻造能力本领中勇于创新创造,在勇担时代重任中激扬青春力量。

方琳  将新疆调研所得融入教学做学生心灵成长的引路人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方琳

       “连绵不绝的山脉、广袤无垠的沙漠、翠绿欲滴的草原……让我仿佛置身于一幅巨大的画卷之中。”谈到本次赴新疆调研活动,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方琳感慨万分,“这次出行,不仅让我领略到了新疆壮丽的自然风光、丰富的民族文化,更在心灵深处引发了深刻的思考与感悟,为我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了宝贵的启示。”

       “新疆的多元文化和民族团结的生动实践,为我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方琳深刻认识到,思政教育不应仅停留在书本上,而应通过实地考察、亲身体验等方式,让学生直观感受国家的发展成就和民族文化的魅力。“我将尝试在教学中融入更多实际案例和现场教学,使课程内容更加生动、鲜活。”

       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一张坎儿井的图片深深吸引了方琳的注意。她了解到,作为中国古代三大工程之一,坎儿井是一种地下水利工程,主要功能是灌溉农田。坎儿井的出现不仅极大地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更成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出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勤劳,具有极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蕴含着丰富的民族精神。“这种精神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应该得到传承和发扬。我们可以通过教育、文化活动和媒体宣传等途径,让这种精神深入人心,激励人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方琳说到,“我将把坎儿井的故事作为教学案例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中,深入挖掘其文化内涵,以此为例,让同学们了解和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担当精神,鼓励他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新疆的自然美景和人文景观,无不激发着我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我有责任将这份对祖国的热爱、对民族的认同、对文化的自信传递给每一位学生。在未来的教学工作中,我将继续探索和实践,努力成为学生心灵成长的引路人。”方琳满怀信心地说。

人间的一处净土

作者  方琳

丝路驼铃声渐远,

大漠孤烟落日圆。

胡杨屹立千年韧,

异域风情韵味长。

杨平  以实际事例引导学生培育青年爱国情怀与社会责任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杨平

        “从古代的文物到民族服饰,从丝绸之路的历史到现代新疆的发展,一切都在这里展现得淋漓尽致。通过此次新疆调研之行,我深感新疆不仅是一个地理概念,更是一个充满活力和多元文化的地区。”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杨平在此次新疆调研之行中,对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的理论有了更加具象化、清晰化的认知,也为进一步理解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收获了丰富的素材和深刻的启示。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调研团一行参观喀什古城

       特别是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内,多个英雄人物事迹如同一幅幅生动的历史画卷,缓缓展现在杨平的眼前,让他深刻感受到了中华民族无私奉献、英勇奋斗的精神力量。“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拉齐尼•巴依卡一家祖孙三代接力戍边,赓续传承爱国拥军的事迹。这不仅仅是拉齐尼•巴依卡三代人的故事,更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勇于担当的中华民族精神的生动写照。”杨平感慨道,这种以实际行动践行爱国情怀,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让他对“爱国”二字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杨平认为,思政课堂不应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应是情感的共鸣、价值观的塑造和行动力的激发。他表示,要将这份感动与理解带入思政课堂,让学生们穿越时空,与那些为国家英勇奋斗的英雄们“并肩站立”,共同感受这份炽热的爱国情怀和坚定的理想信念,激发他们内心的爱国热情与责任感。同时他也会鼓励学生们将爱国之情转化为报国之志,将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到国家的发展大局之中,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庞晓娟  融古启今用历史故事激发学生探索与担当精神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庞晓娟

       “此次调研之行,我们仿佛穿越了时间与空间的长廊,每一步都踏在了历史与现实的交响点上。从浩瀚无垠的沙漠腹地到晶莹如玉的天山明珠,新疆这片广袤土地以其独有的辽阔与壮丽,无声地诉说着大自然的神奇与伟大。而最令我震撼的是,在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各族人民在新疆这片热土上携手共进,用智慧和汗水书写着属于新疆的辉煌篇章,新疆这片热土也正在展现出勃勃生机与无限潜力。”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庞晓娟感叹道,这场调研之行不仅是一场地理空间的穿越,更是一次心灵与智慧的深度洗礼。

       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庞晓娟也在此次新疆调研中收获了诸多丰富具体的教学素材。特别是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古代丝绸之路”展区,庞晓娟与张骞出使西域的历史产生了深刻的共鸣,为她的教学注入了新的灵感与活力。当她驻足于“古代丝绸之路”展区,那些关于张骞出使西域的文物与资料仿佛将她带回了那个波澜壮阔的时代。张骞,这位古代的探险家与外交家,以其非凡的勇气和智慧,开启了东西方文明交流的新纪元。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调研团一行参观喀什博物馆

       庞晓娟表示,张骞出使西域的故事不仅仅是历史的陈迹,更是中华民族勇于探索、开放包容精神的生动体现。这种精神正是当代青年所需要传承与发扬的。在教学中融入张骞出使西域等历史故事,能够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进而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新时代青年贡献自己的力量。

        “通过这次教研活动,我深感自己作为一名思政教师责任重大。我们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知识学习,更要关心他们的思想发展和心理成长。这次教研活动不仅是一次实地调研,更是一次深刻的自我反思和教学方法的探索。我将把这次活动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融入今后的教学中,用心用情为学生们讲好每一堂课,帮助他们更好地认识世界、认识中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我们要用心、用情、用力,讲好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声音,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培养更多德才兼备的新时代好青年。”庞晓娟说到。

忆天山天池

作者   庞晓娟

天山之巅,碧波荡漾,

天池静卧如玉盘。

云雾缭绕,山峦叠翠,

倒映其如梦似幻。

晨曦初照,金辉洒落,

恰湖面波光粼粼。

清风拂过,水波不兴,

天山高耸似剑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