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西安思源学院新闻网

官网首页 |智慧校园服务大厅 | 英文版

传承西迁文脉 临摹兵团精神——西安思源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调研团赴新疆多地开展调研活动

新闻网 发布日期:[2024-07-24] 文:马克思主义学院 图:梁子谦 

       2024年7 月14日至7月23日,西安思源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刘吉发带队的该院暑期教师调研团一行15人,专程赴新疆的乌鲁木齐、阿拉尔、喀什、以及正在建设的西安思源学院徕宁校区等地调研,传承弘扬西迁精神,感悟兵团精神和胡杨精神,调研新疆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激发教师勇担时代使命,进一步提升思政教育教学质量,在奋进教育强国建设新征程中贡献思源力量。

西行初心  传承弘扬西迁精神

       1956年,一批怀揣教育报国理想的交通大学知识分子,响应党和国家号召,从上海的黄浦江畔西迁到祖国西部的西安,建起了全国著名高校西安交通大学,铸就了“胸怀大局、无私奉献、弘扬传统、艰苦创业”的“西迁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西安交通大学考察时强调,西迁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精髓是听党指挥跟党走,与党和国家、与民族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具有深刻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在新时代,西迁精神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成为了广大知识分子和教育工作者投身祖国建设、推动社会发展的精神指引。

西安思源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召开教师赴新疆调研部署动员会议

周延波校长出席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赴新疆调研部署动员会议并作重要讲话

       调研团出发前,周延波校长出席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赴新疆调研部署动员会议。周延波校长在会议讲话中指出,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价值观的引领者和道德观的培育者,担当有启智润心、培根铸魂的重要责任和使命,要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维护新疆社会稳定、实现长治久安,关键在人,根本在教育”的重要论述,坚定不移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希望各位教师在调研的过程中,多看、多听、多思考,将西迁精神的传承与学校的发展相结合,深刻体会西迁精神和兵团精神、胡杨精神的丰富内涵。西安思源学院徕宁校区正式建设以来,作为学校派出的首批骨干教师“西行团”,马克思主义学院调研团肩负着传承与弘扬西迁精神的重要使命,将在新疆这片广袤大地上留下传播西迁精神、探寻历史文化、开展交流合作的“足迹”,必将能收获知识与感动,也将为学校的教育教学与文化传承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

       长期以来,西安思源学院一直高度重视西迁精神的传承与弘扬,将其融入到学校的办学理念、人才培养和校园文化建设等建设发展之中。此次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西行团”赴新疆开展调研,正是学校深入践行西迁精神的重要举措,旨在通过此次调研活动,让教师们亲身感受新疆的经济社会发展变化,深刻领会西迁精神的时代价值,同时,也将“西迁精神”传播到新疆大地,为促进新疆地区的教育发展和文化交流贡献力量。

红色之旅  感悟兵团精神,感受历史文化魅力

       调研团先后参观了三五九旅屯垦纪念馆、中建新疆建工建工筑业文化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喀什博物馆等多处红色文化场馆和历史文化圣地。

调研团一行在三五九旅屯垦纪念馆参观学习

       三五九旅屯垦纪念馆位于新疆阿拉尔市,是一座以展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屯垦戍边历史为主题的纪念馆。在这里,教师们仿佛穿越时空,身临其境于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他们看到了三五九旅的战士们在荒凉的戈壁滩上战天斗地、开荒造田的场景,感受到了他们扎根边疆、不畏艰难、勇于奉献的精神。一件件珍贵的文物、一幅幅生动的图片、一段段感人的故事,让教师们深刻体会到了“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开拓进取”的兵团精神和“扎根边疆、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甘于奉献”的胡杨精神的内涵。

调研团一行在中建新疆建工建工筑业文化馆参观学习

       中建新疆建工建工筑业文化馆以丰富的资料和详实的内容,展示了中国共产党在新疆的发展历程和领导新疆发展建设的成就。教师们通过参观学习,了解了党在新疆地区的组织建设、思想建设和经济建设等方面的工作,深刻认识到了党的领导是新疆各项事业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证。

调研团一行参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

调研团一行参观喀什博物馆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和喀什博物馆是新疆历史文化的重要窗口。在这里,教师们欣赏到了大量精美的文物和艺术品,领略到了新疆多元文化的魅力。从古老的丝绸之路到现代的新疆建设,从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到民族团结的和谐画卷,教师们在历史的长河中穿梭,感受着新疆这片土地的沧桑巨变和文化传承。

校际交流  共话思政教育的未来

调研团一行参观塔里木大学校史馆并开展座谈交流

塔里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法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秦泽洪出席座谈会并介绍胡杨精神

调研团一行在喀什大学参观交流

       调研团一行先后走进了塔里木大学和喀什大学,与两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教师们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研讨。塔里木大学和喀什大学分别以“用胡杨精神育人、为兴疆固边服务”和“胡杨般坚韧、红烛般奉献”为办学特色,立足边疆,培养祖国西部建设发展所需人才。

       塔里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法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秦泽洪从学校发展历程、专业设置、师资力量等方面介绍了塔里木大学的办学情况,并详细讲解了胡杨精神的由来。塔里木大学党委宣传部校园文化科科长李丹丹围绕“胡杨精神育人”这一主题,分别从红色文化、文化内涵、文化规划、仪式教育、网络思政等方面,将塔里木大学的校园文化建设的特色和经验做了详细的介绍。西安思源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刘吉发就西安思源学院西迁精神的历史传承和实践,同与会者进行了深度交流,将西迁精神和胡杨精神共同融入到教学实践中。

       西安思源学院调研团一行还与塔里木大学、喀什大学的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围绕思政课程建设、教学方法改革、实践教学开展、师资队伍培养等方面进行了交流,大家一致认为,在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要紧密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力量。

自然人文  领略新疆独特魅力

       新疆是一个充满魅力的地方,这里不仅有壮美的自然风光,还有丰富的物产和淳朴热情的人民。在调研期间,教师们也领略到了大美新疆的独具特色的自然人文魅力。

天山天池

调研团一行参观塔克拉玛干沙漠

调研团一行参观中国西极石碑

调研团一行在喀什古城调研参观

       调研团一行参观了天山天池、塔克拉玛干沙漠、中国西极石碑、喀什古城等地,调研新疆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感受新疆自然人文的独特魅力。新疆的山水林田湖草沙,包括天山脚下的天池与草原,感受蓝天白云、绿草如茵的美景,了解新疆生态环境建设的状况;在塔克拉玛干沙漠,目睹了沙漠与绿洲相互交织的奇观;在喀什古城,体验了古老的维吾尔族文化和传统的生活方式,感受到新疆人民的热情好客和豪爽大方,实地感悟新疆经济社会发展所取得的巨大成就。

       “戈壁沙滩变良田,积雪融化灌农庄”,这是新疆人民在艰苦的自然环境中创造的奇迹。教师们亲眼看到了昔日的荒漠变成了如今的绿洲,看到了新疆人民通过勤劳的双手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他们被新疆人民的智慧和勇气所折服,也被新疆这片土地的神奇和美丽所吸引。

徕宁校区建设  展望未来,满怀信心和期待

调研团一行与徕宁校区建设指挥部工作人员举行座谈会

西安思源学院副校长、徕宁校区校园建设指挥部指挥长魏沛介绍徕宁校区建设情况

       西安思源学院坚持秉承西迁精神,发扬“应国之所需、担时代大任”的优良传统,发挥科教资源优势,践行育人育才使命,积极投身祖国西部地区发展建设,擘画出“一校两区”高质量发展的全新蓝图,开启了建设西安思源学院徕宁校区的“再西迁”的全新征程。

       徕宁校区位于新疆喀什盖孜河河畔,校区规划总占地面积2250亩,总建筑面积65万平方米。徕宁校区围绕新疆和祖国西部地区、以及“一带一路”沿线的产业发展及社会经济发展需求,致力于为新疆以及祖国西部地区培养用得上、留得住,全面发展的应用型人才。2024年3月6日,西安思源学院徕宁校区建设举行了隆重的开工奠基仪式,从此校区建设发展迈上了快车道。目前,校区建设各项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有序推进,众多建设者们的身影在建设工地的各个岗位上忙碌着,抓细节、保质量、促进度,确保按时高质量完成各项建设工作。调研团教师们纷纷表示,徕宁校区的建设将为思源学院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看到新校区的建设进展如此顺利,大家对学校的未来充满了信心和期待。

调研团教师召开交流总结会

       西安思源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此次暑期调研每天采用“8+2”(8小时调研,2小时总结)的工作模式,共参观走访了4座博物馆、2所本科高校和多个企事业单位,了解了新疆的人文风景、历史文化、革命文化、经济发展和高校思政课建设成效等,整理思政教学案例40余个,完成150余篇调研感想,后续将汇编形成“两集一报告”(即文集、案例集和教研报告)的教研成果。

       调研团的教师纷纷表示,此次“西行”受益匪浅,不仅深入了解了新疆的历史文化、经济社会发展和教育教学现状,也深刻领会了西迁精神、兵团精神的时代内涵和现实意义。在今后的工作中,将把此次参观调研的收获转化为实际行动,将“西迁精神”“兵团精神”融入到思政教学中,努力培养具有爱国情怀、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同时,调研团的教师一致认为,通过此次调研进一步了解了新疆在国家全局中的战略定位和西安思源学院徕宁校区建设的重大意义。作为思源人,我们坚持传承弘扬西迁精神,牢记“饮水思源 自强不息”的校训,积极整合教学资源,不断提高教学能力,增强育人成效,努力为西安思源学院徕宁校区的人才培养和建设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